中实·玺樾府,山水之间的东方美学

2019-04-10 邓舒涵

中实·玺樾府,山水之间的东方美学

“应用自然景物于艺术,似以中国为最早”。

——朱光潜

呼和浩特自古就是塞北名城,正如元代诗人刘秉忠在《过丰州》描绘的“晴空高显寺中塔,晓日平明城上楼。车马喧阗尘不到,吟鞭斜袅过丰州”,其中“丰州”就是现在的呼和浩特。

呼和浩特·草原丝绸之路文化公园

那时丰州作为横跨欧亚板块的“草原丝绸之路”的重镇,据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东行中国时的记载,当时的丰州城通行着“六国语言”,是蒙满汉等各族人民进行贸易的商埠,商业繁盛,民族融合度高。更重要的是,见证了中国文化的第二次新生,凝聚着海纳百川的中国美学底色从这里晕染开。

山水之间,自得天然之趣 在北魏-盛唐之际,出现了儒释道“三教合一”的趋势,其重要的特征表现为“天人合一”的思想,这是中国人独有的宇宙观,渗透着以“自然、中和、空灵”相交融为底色的东方美学也日趋成熟。也正是在魏晋南北朝以后,人们的美学意识逐渐觉醒,对山水的审美需求也随之发展。山水诗鼻祖谢灵运在《游名山记》中所言,“夫衣食,人生之所资;山水,性分之所适”,在他看来,山水的审美价值在于适应人的性分之求,使人得到精神上的享受。刘勰也在《文心雕龙》中说:“庄老告退,而山水方滋”。

赵孟頫《秀石疏林图》

此后,以山水为表现对象的文学艺术应运而生,山水诗在唐朝时期达到鼎盛;元代题画山水诗兴盛,如“石如飞白木如籀,写竹还于八法通,若也有人能会此,方知书画本来同”,这是元代著名的诗人、画家、“楷书四大家”之一,也是受元世祖忽必烈重用的赵孟頫的《秀石疏林图·题跋》的诗句。事实上,中国也是世界上山水画出现最早的和最发达的国家。

师法自然,雕琢中国大美

中国的山水文化也渗透在各个方面,投射到建筑上就是中国山水园林。古木葱茏,亭台相瞩,山石嶙峋,水光潋滟,中国传统园林中无处不充满着诗情画意。从先秦野趣盎然的苑囿,魏晋师法自然的山水园,汉唐恢弘大气的皇家公园,到明清精致的私家园林,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,山水园林一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传达着中国人对美、对自然、对生活的理解与追求。 正如《庄子》所述:“天地有大美而不言”。中实·玺樾府山水园林的独具匠心之处在于以赵孟頫、元四家山水为审美蓝本,以中国非遗技艺与现代营造技艺为路径,融汇北方皇家园林造园手法,为呼和浩特名仕珍藏心中的山水情怀。总体布局都以自然山水为源流,力求达到“虽由人作,宛自天开”的园林高标准;画境入境,一园十景,虚实相映,追求“象外之象”和气韵生动的“境”,营造安顿身心的精神家园。

示意图

中实·玺樾府作为呼市的新中式文化低密豪宅,承袭紫禁城的中轴对称,再现中国府院建筑营造智慧,融入王府前庭礼仪秩序与中国园林构筑手法,规划三重半开放式庭院:一重礼仪轴线、二重水庭院、三重山水园,传承门堂之制,且尊重现代建筑客观布局,打造“礼、道、堂、厅宫、苑府”五进园林,凝聚“六合交泰”的大格局,营造融合礼序之道的中国山水园林,为城市名仕打造山水之间的诗意生活。御赏专线:0471—6868 888。

6089